| 媒体聚焦

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打CALL”

来源:国际能源网(微信号:inencom)

时间:2019-10-17 阅读:3791

   10月15日下午,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在京举行《中国石油消费总量达峰与控制方案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作为该报告项目核心组组长对当前的控油情况进行了分析。作为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在退休之后依然持续关注能源产业,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这样一位一辈子在石油领域摸爬滚打的能源人却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格外关注,并且为国内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点赞。
  新能源将助力中国摆脱地缘政治困扰
  石油时代终将结束,尽管这是石油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但从目前产油大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趋势看,这一刻的到来不可避免。
  中国石化原董事长 傅成玉
  傅成玉认为:“中国石油消费的将来是突变,不会是渐变。可能这个突变时间延长十年、十五年,但是它不会一点点变,它一定是到一个点了就会突变。中东国家,大的石油生产国正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他们发展的速度和幅度一点不比我们慢,建大的光伏电站的是什么国家?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生产石油的国家。他们更早的预知到了,石油时代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
  而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或许正在加速这个时刻的到来。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傅成玉给予高度认可。他强调说:“中国最有希望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领导者的行业就是新能源产业!中国能源基本能够实现自给,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我们国家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个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大有希望。”
  傅成玉表示:技术进步使风电、太阳能的成本降低,再过5年左右时间,新能源发展的速度还会更快。中国的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规模世界第一,随着光伏、风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成为我们国家摆脱能源地缘政治问题的关键。
  油控是能源安全问题
  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石油产业依然会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能源之一,控制石油消费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是一个环保问题,而傅成玉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油控实际是为了能源安全。
  傅成玉表示:2018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6.28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2019年我们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却持续保持增长。石油消费对中国的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石油消费总量控制是今天必须要采取的主动、积极的措施。因为从世界能源供给角度说,目前世界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未来的10年到20年的贸易摩擦会在各个领域发生,能源安全与技术、经济安全是紧密结合的。能源安全问题是超过控油问题本身的。
  让石油从燃料变原料
  根据报告分析的内容显示:到2050年,油耗控制需要在4.2亿吨以内才能实现我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在油控路径的指引下,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达到石油消费峰值7.2亿吨,2035年则下降到6亿吨。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石油消费领域将发生比较大的转变。
  傅成玉说:“跨越石油时代,并不是让人们不再使用石油,而是把石油从燃料变成原料。这会让石油的消费量大幅降低。”根据报告分析显示,引导石化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石油作为原料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消费1000万吨。
  但石油消费的调整会受到石油生产方式的影响。然而,我国石油生产方式存在技术标准体系落后的制约。傅成玉表示,目前我国石油生产的标准体系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因此仅仅在最后的环保端限制汽车排放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国石油产业亟需在技术标准体系上进行改进和提高。
  5大途径减少石油消费3.5亿吨
  减少石油消费的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实现。根据报告内容显示,与基准情景相比,2050年油控路径下石油消费可减少3.5亿吨。石油消费总量控制要采取5大路径来实现。即减量、高效、替代、结构优化和清洁利用。
  2050年,在五大途径中,替代和高效的减油贡献率分别为48%和20%,是减油潜力最大的两个途径,其次为结构优化16%、减量15%和清洁利用1%。交通部门的“禁燃”,石化部门的“净塑”和其他部门的“定标”是具体实施中的三大抓手。
  “禁燃”指传统燃油车按时间表分车型、分地区、分阶段地退出销售市场;“净塑”指限制或禁止不同种类的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并提高塑料产品回收和循化利用水平;“定标”是在其他部门中,对量大面广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汽柴油发动机,制定和落实更严格的能效和排放标准。2050年,三大抓手的减油潜力为2.05亿吨,占整体减油潜力的58.6%。
  减少石油消费,实现能源基本自给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傅成玉表示:“通过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包括加大煤层气、天然气、LNG的利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基本供给是不成问题的。我们需要通过降低石油消费,打造现代化的能源体系,以此推动中国在未来二十年的时间里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更大的竞争力,能够真正走到世界前沿!”

国际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能源资讯推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