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资讯

向海追“光”!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烟台发出第一度电

来源:大小新闻

时间:2022-11-02

突破抗风浪、耐腐蚀等技术难点,开启向海追“光”之路。10月31日15点18分,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实证项目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南侧海域成功发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

不同于现有的遮蔽海区和近海区域的海上光伏,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在离岸距离30公里、水深30米、极端浪高10米的“双30”海洋环境下研究和建设的漂浮式海上光伏工程实证项目。由两个环形浮体单元组成,单个浮体单元装机容量250千瓦,由环形抗风浪浮体、耐海洋环境的高强薄膜、光伏系统等组成。在直径53米,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的浮体单元上,共安装了770块光伏组件。验证了浮体、锚固、发电组件抗风浪能力、海洋环境耐候性以及风光同场并网的技术可行性。

“它的重心更低,能够更好地适应海上大风浪的环境,光伏板通过薄膜与海水直接接触,可以快速地降温,发电效率与陆上光伏相比大约提高10%。”国家电投集团海阳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高级经理孙绪廷说,海上光伏电站环形抗风浪浮体由高密度聚乙烯管件预制,高度0.6至0.8米,通过4个系泊点和12条缆索锚固于海床,与风机安全距离保持在60米以上;浮体中间打造新型光伏组件平台,依据海况采用定制化光伏发电组件,可减少波浪对光伏面板的冲击,同时,光伏组件采用预制滑轨与弹性薄膜连接,并通过薄膜直接与海水接触,水体对光伏设备的冷却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10%以上。

今年7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山东省将积极稳妥推动漂浮式海上光伏发展,重点结合海上风电规划建设,创新打造“风光同场”一体化开发模式,逐步扩大漂浮式光伏建设规模,并推动其向深远海海域发展。

作为山东省首个重点支持的“风光同场”一体化项目,在国家电投集团海阳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立志看来,该实证项目的成功,实现了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研究的重大突破,为规模化推进山东海上漂浮式光伏探索示范引领路径。

特别声明

国际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能源资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