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建设
来源:西北电力设计院
时间:2025-04-29
西北最大
再生水厂光伏项目
成功并网!
近日,一场关于能源与生态的创新实践在古城西安绽放华彩,灞河水岸再添新的画卷!由中国能建西北院联合体 EPC 总承包的西安市第五再生水厂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作为陕西省绿色水务发展首个规模化示范标杆项目,将为西北区域“光伏+水务”融合发展建设树立新的典范。
01
规模领航·技术突破
Breakthrough
作为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水厂光伏项目,10.95MWp 的总装机容量与水厂完美邂逅,持续释放绿色能量。项目技术优势显著,设计过程中深入剖析各类应用场景,精准研判复杂建设条件,创新采用多种光伏支架协同作业模式,充分结合场地特性优化设计。针对生物池与二沉池上方的光伏支架布局,精心规划,生物池池壁上方架设钢桁架,最大单跨跨度达 32.5 米,连续跨度达到 98.8米;二沉池上方采用柔性光伏支架,最大单跨跨度为 54.75 米,连续跨度长达 405 米,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凭借精细化设计,项目以 “空间复用” 策略破解土地资源紧张难题,既确保工程结构稳固,又最大化拓展光伏组件受光面积,大幅提升发电效率。
02
示范引领 绿色转型
Synergy
在 “光伏 + 水务” 融合模式下,光伏发电为水务处理输送清洁动力,水务空间则为光伏发电提供载体,二者通过能源互补,搭建起光与水的 “能量桥梁”,实现 1+1>2 的协同效应。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输出清洁电力超 1100 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 0.9 万吨,节约标准煤约 0.35 万吨,让绿色发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真正以 “绿电” 点亮城市水务发展新征程。
自项目启动,西北院以“设计引领”为核心,从项目整体策划、设备采购到施工协调,精准锚定设计在项目中的“定盘星”作用。在技术创新上,大胆突破传统,通过创新结构设计成功打破光伏支架跨度限制;面对水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新建桩基易碰撞的棘手难题,西北院推出系统性解决方案:资料协同,全面收集地下管线资料;技术探测,筛选适配的管线探测技术;工艺沟通,深入掌握施工成桩工艺及方案;预案储备,提前制定多套桩基设计备用方案。通过 “协、探、研、备” 组合攻坚,多策并举为项目装上 “安全引擎”,尽显复杂工程设计管理的硬核担当。同时,项目全程严格把控安全、质量与进度,将精品工程目标贯穿始终,实现精细化设计管理水平的持续升级。
作为陕西省首个规模化 "光伏 + 水务" 示范项目,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硕果,更是 "能源 +" 理念的生动实践。项目精准匹配城市水务处理的能源需求,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城市水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 “西北院方案”。
从工程设计的匠心独运,到技术突破的大胆创新;从生态效益的量化呈现,到模式创新的示范引领,西北院凭借专业实力与创新魄力,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未来,西北院将继续深耕 "能源 +" 领域,用更多精品工程为城市发展赋能,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从工程设计的匠心独运,
到技术突破的大胆创新;
从生态效益的量化呈现,
到模式创新的示范引领,
西北院凭借专业实力与创新魄力,
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西北院将继续深耕"能源+"领域,
用更多精品工程为城市发展赋能,
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国际能源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能源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能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能源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国际能源网编译 8小时前
国际能源网编译 10小时前
国际能源网编译 10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